KIKOU所住的那栋楼

我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怕终于知道自己并非珠玉;然而心中又存着一丝希冀,便又不肯甘心与瓦砾为伍。

——中島敦

一种疾病:饭圈乏走狗 —— 在高强度打了一年手游后我开始过上新生活(八)


关于“乏走狗”,我也不知道那篇杂文是不是大家都学过,所以还是要解释一下。就是当年鲁迅和梁实秋笔战,梁实秋表示自己被骂作资本家的走狗并不合适,因为自己不是任何一位资本家的走狗,并且暗示鲁迅才是领卢布的。鲁迅就写了一篇杂文反驳:对,你不是走狗,你是乏走狗,没有一个资本家养你,但是你见到每一个资本家都点头哈腰的。

不过这也就是文人之间的笔战。鲁迅地位自不必说,我看过他所有的文学作品,杂文小说学术讲义,这不是夸张,日记和书信集也有收藏。梁实秋的散文和译著我也读过不少,据说他在编字典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编字典可算得上是福泽万世的伟业了。

但是无疑,“乏走狗”确实是个非常有力的词。

就让我们想起现在的一些群体,和那些流量明星不同,他们没有什么粉头,也没有什么粉丝组织,但是他们就有着狂热粉丝的思维方式,就自发的模仿狂热粉丝的行为,大家一表示他们是“饭圈”,他们马上撇清关系,但是每次自己的自大狂妄、四面树敌加上对其他观点的极度难以忍耐引起了别人的敌意,却认为这不是自己卑劣品格的问题,反而感叹“我们〇〇群体真是太好欺负了,”“我们〇〇群体如果真的是饭圈就好了”。

中国优秀的微型小说家滕刚就有一篇小说,当时我不太理解,但是现在我越来越理解了。就是讲一个中年男人失业在家,受尽家人的冷眼,有一天受不了了大吼一声,同时无意开着的电视里的足球赛意大利队进球了,解说员也激情大吼。之后家里的人对他的态度全变了,变得特别亲切,渐渐的,邻里对他的态度也变了。有一天他出门,听到他老婆和邻居聊天:我们家那口子,也是球迷,支持的球队进了一个球,就疯了一样。

他才明白,原来自己不再是一个失业的失败男人,原来自己成了球迷啦。于是他拼命的伪装成球迷,大家对他的态度也都正常了。

这几年,看着各种发病视频,发病小作文,这才是意识到那篇小说的天才。(随便感叹一下,滕刚这个水平,放在一个热爱阅读的国家,他的小说集会不断重印,他躺在版税上财务自由。可惜现实是他只是出版了几本书。)也许,一个疯子,一个粉丝,会比一个有自尊心的普通人活得更体面些。一个人奋力证明自己是个值得尊敬的人,不如变成一个发疯的粉丝。

我的这一系列文章的总标题是“在高强度打了一年手游后我开始过上新生活”,按照我当时写下这个总标题的冲动,本篇其实是第一篇。近乎两年时间无忧无虑地玩手游,让我再次回到网络世界。之前我提过,我第一个微博号阴阳怪气袁世凯没了之后,我有近三年时间的退网。三年,对于网络来说,大概已经完成了王朝更迭。

写作的冲动,来自一件事。

这件事,就是《战双》的半周年庆炸服事件。

《战双·帕弥什》这个游戏我玩得不太深,所以未来大概也不会测评。为啥玩得不太深,就是因为半周年庆后没几天我就退坑了。《战双》当年还算有挑战《崩坏3》的野心,现在也还活着,算得上是成功了。能活下去的原因,我之前在知乎回答过相关问题,就是和《崩坏3》作出了一些差异化。比如说使用更阴暗更有机械感的设计语言,卡池里有男人,取消课金的“符文”池等等。故事简单概况起来就是机械叛乱,人类为了对抗,必须把自己变成半机械,主角扮演这些“半人”的指挥官。

反正嘛,就是当时还是那么无忧无虑玩着,还期待即将到来的半周年。根据放出来的预告,半周年新皮肤很好看,新角色又是非常稀有的S级冰系角色,根据我当时的经验,也算是把”限定必抽“写脸上的角色,不抽可能很多地方都打不过去了。(现在不知道什么情况了。)


当时作为一条咸鱼的我,可以说几天里唯一的盼头都是《战双》的半周年。应该说一个手游的半周年往往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充满活力的。终于盼到了,客户端更新了,别的那一堆游戏也不想碰了,就很兴奋地刷论坛。印象里当时预告是下午六点开放,到了下午五点四十多,有人说能进了。
一看,果然进去了。

因为我之前玩其他游戏,维护都是往长了说,几乎都能提前进去。甚至有时候炉石通告,说某某时间段维护,我点进去发现还能打牌,那我就继续打。但是《战双》这次却超出了我的想象,当我们进去,兴奋地抽卡,买皮肤,就发现游戏开始不流畅起来,进而卡死,不断弹回主页面,课金失败等等。最后,撑到大概六点半,游戏彻底进不去了。

原来这就是“炸服”。

这时候论坛全是急急国王,烦躁的情绪开始弥漫。

风暴正在酝酿,两个“漩涡”就这么出现了。

一个是,公告明明说下午六点开始,是你们这些人看不懂人话非要进去,才让游戏炸服的。

一个是,那些晒卡的,活该,我支持不回档,让他们狠狠地吃保底。

对我来说,这个我当然不能接受,别的游戏都是提前维护完成,点进去就开始玩,怎么到底这儿规矩就变了?虽然那次我非常清楚得记着,炸服前后我都是吃保底了,但是针对幸运的玩家是不是太恶毒了,后来我才知道,三年间起码手游领域换了人间,和《阴阳师》出圈不一样,抽卡运气好已经不是一件可以炫耀的事,必须偷偷摸摸,否则就会被恶毒的言语攻击。后来我玩《公主连结》十连四彩,就在自己主页晒,连tag都没加,也被不知道怎么找到的小鬼找上门辱骂了一番。

随着开服时间一次次推迟,论坛的急躁氛围越来越浓。可能不少人和当时的我一样,今天就指着这个半年庆了。一群人开始用一个更没法理解的词汇“客大欺店”。就是说,这个游戏不知好歹的玩家太多了,全怪你们提前进游戏让我们没有东西玩,也全怪那些运气好的几抽就抽到限定的,一直嚷嚷回档,增加了维护的难度,害我们玩不上游戏,咒你们以后次次吃保底。有些玩家高强度巡逻,甚至贴出自己的各种联系方式,说要和“客大欺店”、不知好歹、不知道体谅的玩家对线。

记着是到了半夜十一点多,终于能进游戏了。可惜游戏的技术力不足,没能力回档,只能补了几十抽,二十抽还是三十抽忘了。

除了一些运气好,但是这次吃了保底,白白多花了几十抽的玩家要讨个说法,风波平息,大家都进去打游戏了。

我进入游戏后,给“冰露”换上皮肤,中日粤三国配音都听了一下,突然就感觉,我应该和这样的玩家继续玩这个游戏么?

后来对《战双》的感情就淡了,上线频率越来越低,终于有一天不再上线。

但是我没有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又过了一段时间,《明日方舟》到了“火蓝之心”的复刻活动,论坛又吵起来。就是活动复刻奖励的问题,好像是通关过的玩家奖励被砍。这个本来就是克扣玩家福利的行为,但是论坛还是吵做一团,因为有些人认为,“滥发福利”,大家就不课金了,不课金了,会影响游戏的寿命。好嘛,这下,指责鹰角克扣福利的玩家,成了居心叵测,影响“我们这些真正热爱明日方舟”的玩家了。

我又一次震撼了!

从玩家的角度看,福利不是相对(“相对”是指,现在很多手游在增加福利的同时会增加付费深度,其实更需要课金了)来说发得越多越好么?怎么还有人骂福利发多了?

这件事之后,我对《明日方舟》的感情也淡了。不过基于“方舟”的社团属性,他们出的一些画集、文具之类的我还时不时买买。游戏是完全不想碰了。

我记着当时有人还说这就受不了啦?你还不知道这些“卫兵”能结晶成什么程度呢,你去NGA那个手游吃瓜版,那才是大开眼界。所谓NGA手游吃瓜版,就是《战双》这个游戏开服的时候一系列迷惑操作,(解释起来又臭又长,可以自己搜搜,)导致“吃瓜”的帖子几乎覆盖了正经讨论游戏的,不得已把“吃瓜”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而且不仅仅是吃《战双》的瓜,其他手游的也有。

去了一看,真是大开眼界。

我本来以为这个是“手游玩家”这个群体一起嘲笑策划的愚蠢贪婪,或者反映一些问题,大家一起尽绵薄之力,起码让某些神奇操作的手游运营被大家知道,以后绕道走的板块。实在是没想到,这里已经成了战场。玩家根据游戏分成无数个阵营,比流水,比福利,维护自己手游,查别人的“成分”。
没过多久,一个重量级的事件出现了。《原神》开服了。

这下“瓜版”彻底沸腾。

不过已经成为社会现象的《原神》,战场自然也就不局限于一个论坛的小小板块,战火在整个互联网燃烧。

这时候我就看到很多《原神》玩家有这样的声音:为什么总是指责我们原神是饭圈,哪有这样的饭圈。我们原神玩家还是太软弱,太好欺负了,如果真的有饭圈就好了。

这就是我标题的来源。

我在这里对于《原神》玩家没什么看法,甚至我在各个平台的互粉好友里都有《原神》的玩家,一些海外的朋友整的《原神》的活,我要是转进来号可能都没了。我在T站和P站上看到优秀的《原神》二创,只要我感觉做得好,也不吝惜点赞和转发。不过就是《原神》庞大的玩家人数,某一类人也渐渐聚集起来,变成了一类人的极好标本。这类人也不是《原神》玩家独有,就像我一开始写的是《战双》和《明日方舟》。

这类人就是饭圈的乏走狗。

但是愤恨自己没有饭圈,渴望饭圈的宣言,在一个有着足够人数的游戏里,终于出现。

你很难理解这些人的逻辑。《原神》的成功仿佛就是他们的成功;米哈游创始人的成功史仿佛就是他们的成功史。然后他们就挺直腰杆,用一种混合着年轻人的天真和显贵狗腿子的趾高气扬的态度周游网络,仿佛在说:我在玩《原神》,你们见到我为什么不跪下。

对于我这个没事儿看看游戏题材视频的人,就能感觉到这些人的奇特逻辑。如果一个游戏视频制作者不提《原神》,他们会愤怒:为什么不提《原神》;如果提了《原神》,他们也会愤怒:为什么蹭我们《原神》的热度?如果之前提了《原神》之后没有提(毕竟从游戏的角度看,你再怎么更新还是一款几年前的老游戏了,而新的游戏是介绍不过来的),他们又会愤怒:吃了我们《原神》的流量为什么不感恩呢。他们甚至会虚构历史,哪怕某位游戏视频作者对《原神》比较友好,这些人聚在一起,也会编造出这个人一开始的金主是某些他们虚构的《原神》对手的公司,什么腾讯、鹰角之类的,但是我们《原神》太厉害啦,这个人终于投诚啦。所以你能理解为什么很多游戏视频作者回避《原神》,只要涉及《原神》,说什么都错,还会招惹不明生物,而且游戏领域百花齐放,自己的定位和《原神》玩家重合度很低,完全无视《原神》又不是没节目了。

而且只要逛一些和游戏有关的社交媒体,我还能看到他们的奇特逻辑。一方面,他们认为传统游戏已经正在死了,什么主机玩家,PC玩家都是遗老遗少,迟早要膜拜在“免费课金抽卡开放世界”这个门类里。但是一方面,他们又对同类游戏充满敌意,比如点开《幻塔》相关的讨论,十有八九都是“我在玩《原神》为何不跪”的小鬼,腾讯和叠纸公布这类游戏的PV,他们口气也以侮辱为主。于是根据他们的平行世界,你就推导出一个特别喷饭的结论:未来世界,除了《原神》和米哈游其他机构游戏,就没有别的游戏可以玩了。这种极度的排外性,这当然是个饭圈思维入脑的思维方式,哪怕原神没有什么饭圈组织。

这些人的奇特思维不仅仅如此。

再比如说你玩了其他游戏,就会变成他们的“仇人”,或者饭圈里所谓的“对家”,他们也发明了一种奇特的话术。

你玩的游戏便宜或者打折:西方不怀好意游戏倾销,你玩便宜游戏阻碍中国游戏发展,中国游戏的罪人。

你玩的游戏太贵:垃圾游戏花这么多钱买,烂游戏多就是因为有你们这些人;好游戏花这么多钱买,你这不是就给别的国家送钱?

还有就是《原神》是剧情是社会主义剧情,是人民史观剧情,是无产阶级剧情云云,西方的二次元游戏思想都是反动的。好玩的是,《明日方舟》玩家和《原神》玩家之间,都乐于证明自己游戏的剧情多么伟光正,对方才是大毒草,两方爆发多次战争。

你看,这也是个不自恰的逻辑。但是有一个唯一的解:只玩《原神》。

更别说我曾经被这么一个玩家骚扰过。在某个人眼里,《原神》这么伟大,这么好,玩《原神》是民族大义,玩别的有卖国的嫌疑。我为什么不继续玩《原神》,我为什么要玩别的游戏,我用了近两天时间,耐心地和他解释,人是能喜欢不同的东西的,“好东西”是有不同的标准的,课金手游这个载体不管是玩法还是叙事,都是严重受限的。但是没用,到了最后,这位已经说不出来话,我回一句,他就复制粘贴《原神》获的一些奖,一些数据之类的,这些奖项和数据有些的确很了不起,但是有些是特别可笑的程度——好比一个足球前锋一串金靴,集体荣誉,还要加上一堆小学时在某次体育课逆转隔壁班的伟业,乍一看很有气势,仔细看就很可乐。

最后我放弃和他交流了,乌鸦和鹦鹉你逗它它都不能一直重复一句话呢。

这背后可能也有逻辑教育的问题,很多人到死都不知道逻辑是啥,小时候写议论文就驯化他们,一件事有三个例子就能成立,有三个反例就能驳倒。人家费了两天口舌可能也挺委屈:我都举了那么多例子了,我的排比句那么有气势,怎么这人就不听呢?

说完“大众的”《原神》,我再说说小众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我还挺喜欢“偶像音游”或者“角色音游”这个分类的,虽然我放弃了玩音游的部分。不管是偶像大师,还是Love Live!,Bang Dream,周边我都没少买。甚至是同一个企划的不同分支,比如说“偶像大师”“灰姑娘”的周边我会买,“闪耀色彩”我也会买。

我在B站上关注了一个人,他一方面拍一些记录生活的vlog,可能这就是年轻人的博客了吧,他还搬运某个“偶像音游”的剧情,就叫游戏A吧,这才是我关注他的原因。然后有一天,他发了一个大概有二十分钟的视频,其实就是闲谈自己作为A游戏玩家指出其他同类游戏B的一些问题(发散一下,感觉写个博客就够了,为什么要做成视频呢,可能就是时代变了吧)。我也没注意,过了几天又去看剧情,才发现那个视频下面评论不少。原来是有人说,“我们B游戏再凉也不用你们管,怪不得你们玩A的叫AX呢,”云云。AX那个X我忘了是什么,反正攻击性挺强的,大概就是“畜”,“狗”,“批”之类的词。下面一串评论都是骂那个出警小鬼的。

搞得我还特意去几个地方搜了一下AX这个说法,结果就是,没有这个说法,大概率是那个小鬼自造的词。

然后我下次再去看游戏剧情,发现那个对B游戏看法的视频已经删了。

我就感觉到一种可悲。“玩游戏的都是朋友”,喜欢一个题材的,更应该是朋友。我感觉喜欢这个题材的,可能时间和金钱有限,只能专攻一个(这就是手游又一个局限,排他,我喜欢的单机游戏可以屯着慢慢玩,而两个重肝手游,玩家往往只能选择一个),但是对其他几个都应该有好感的。甚至这些企划下面2.5次元的声优,就有因为喜欢企划甲,来到同样性质的企划乙的,或者在两个以上企划里活跃。


结果呢,这个小鬼,不知道从哪儿学的标准的饭圈思维,已经下意识的学会了怎么到处树敌,怎么攻击这个假想敌。他满足精神需求的方式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寻找更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是认真的交流。而是把自己变成B门下疯狗到处咬人。更可悲的是,他可能是带着扭曲的忠诚感和正义感干这种事,把生命浪费在网络巡逻,谁说B不好我就咬谁。

更小众的呢?

那就是主要玩家都在QQ群的游戏了。

因为我当时几乎把市面上的二次元手游玩个遍,也就玩过这种手游,还加过群。

在某个群里,就看到过课金玩家遇到bug,向管理员反映,却被其他玩家围攻的场面。人家真金白银,课金还课弱了,可能我也是个玩手游回花点钱的玩家(追求全图鉴但是不追求全练满),我就说:你们都是消费者,怎么能站在商家的角度呢?然后我就收获一堆那种二次元嘲笑表情包,就是各种角色笑出眼泪的那种。还有不少人发:我就站在商家这边怎么了?

这群我一分钟都呆不下去,就溜了。

还一次某个小鬼离开自己的信息茧房却说了明显是洗脑包才有的迷惑言论——又蠢又得罪一圈人,被所有人狠锤,他最后嘴硬的说法是:你们XX粉丝如何如何。这个XX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粉丝这个群体的,而且锤他的基本都是路过看着太离谱,也就是什么人都有。小鬼这么说,其实就是:我知道错了,但是我就是不认错,我是饭圈思维,我是饭圈小鬼,你们也是,大家不是张三的粉丝就是李四的粉丝,谁也别说谁了。

本来我以为这篇文章能完整得讨论这个问题,但是事实是我把这种现象稍微写写,字数就差不多了。
这还只是二次元手游。其实我在各种足球、篮球、电影、音乐等等等等论坛,都能看到这些人,很多都是人家压根就不在中国运营,也不想挣中国的钱,但是这些人就能自发组织起来饭圈。想起来魔戒在中国重映,我竟然看到中国几个西方奇幻圈子都有饭言饭语,把几个名词一遮,你还以为是什么几字流量明星的数据女工对线呢,托尔金总不能从地里爬出来组织饭圈吧。

这种人到底怎么出现的?

也许是因为尊严需要从小培养,长大了就很难培养了。反过来,奴性如果从小就培养,长大也就很难改掉了。有些人哪怕有自由的空间了,不找到一个东西去“服从”他就难受。

也许是大环境的变化,我们的所有娱乐都处于一种一觉醒来就会消失压抑空气中。今天能玩的游戏,起床就看到公告说要关服;今天能上的网站,一觉醒来就上不去了;今天喜欢的特意抽的角色,一觉醒来衣服上就多了几块难看的布;今天喜欢的明星,一觉醒来就成公敌了……所以很多人都处于不安的状态里,继而发疯。

也许是现在社交环境的异化,当个正常人没人理,到处发疯能“找到组织”。

也许是网络环境的变化,一个人只要不断上网只看他想看的东西,到最后他就只能看到这些,甚至很多自媒体靠上纲上线赚取流量。一个平凡的人躺在床上,玩着游戏,看着直播,刷着手机,什么都不用付出,因为自己的性别,出生地,玩了什么游戏,粉了什么明星,就有了什么品质,就成圣人了!这对于庸众来说,诱惑不可谓不大。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观点,仇恨越来越深。哪怕是娱乐。

也许是被污染的语言,我们的流行用语中充满了“饭圈”与“发疯”的诱惑,比如说“路转粉”,“路转黑”,“嗑”,“吸粉”,“打Call”,“入脑”、“下头”、“舔”等等,很多人不会使用体面的语言,被这样的语言污染,日常生活或者严肃话题都扭曲了。

也许是消费的改变,仔细想,我还是对于门槛是免费的事物敬而远之,因为我知道“免费就是最贵的”,但是现在很多人的娱乐就是免费门槛,直播,游戏,阅读等等,均是如此。但是“免费”的问题就在于,消费是无上限的,甚至时间的开销也是无上限的。一本明码标价的书,我花钱买了,就是得到了它的所有,只要读,在有限的时间内就一定能读完。一张电影票,我花钱买了,看完了,我就是得到了这部电影。在“免费”的时代,这种情况竟然成了某种奢侈,那种花多少钱,花多少时间都无法拥有你的焦虑感,是不是也容易诞生这种心态?

这些都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我会在未来的文章展开。

就像一些慢节奏的史诗,主角在百页后才出场;就像一些推理小说,在案件的信息全部展示,甚至还有几次错误的推理后,名侦探才姗姗来迟。“在高强度打了一年手游后我开始过上新生活”写到这里,真正的话题,刚刚开始。

有句诗叫: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你现在行走网络,真的就看到这些“走狗”和“乏走狗”们趾高气扬,横行无忌,“走狗”们被“粉头”牵着,“乏走狗”们自己叼着给自己脖子上拴着的狗链。“人”反而要小心翼翼,避免被咬到不说,还要以防万一,练练打狗棒法呢。

评论

热度(6)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